首页 > 分娩 > 分娩方式>

父母早教常见问题和误区有哪些?孩子的敏感期是什么时候?

2024-02-20 22:10:23分娩方式点击:200

作为新妈妈,您是否思考过如何引导孩子度过人生比较重要的前三年?他能否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注意力是否会受到干扰?他的学习能力强吗?当遇到困难时,他是退缩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能否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态?也许没有人关心这些问题。有人会问:三岁的时候你能让孩子背一百首唐诗、儿歌吗?你能让一个三岁的孩子从1 数到1000 吗?三岁的孩子能认识几千个汉字吗?说实话,不,不。

这位早教作者在做准妈妈的时候,也盲目热衷于了解幼儿识字方法、背圆周率后千位等神童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后来,随着我逐渐了解不同体系的各种教育理论,并逐渐开始实践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我才发现,世界上的神童并不多,平凡的普通人更为常见。所谓的神童大多只注重灌输知识,这往往违背了人成长的固有规律,孩子就会失去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清华学生向熊扔硫酸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代孩子智商很高,只有情商同步培养,孩子才能真正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所以现在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培养人格健全、智商情商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如果大多数家庭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将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培养孩子有坚强的意志,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信大方,善良勇敢,快乐有爱心,打好这样的人格基础。小学、中学,在学校的知识学习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以下是现代家长早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1、不知道孩子在0岁到6岁之间有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良行为,责骂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给他带来痛苦,留下心理风险。

0-6岁的孩子有不同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孩子受内在活力的驱使,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进行某些动作或动作的时期。反复学习一定能力的一段时间,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有依恋形成的敏感期、嘴的敏感期、手腿脚的动作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细微事物的敏感期、皮肤触觉的敏感期、固执和完美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数学的敏感期。时期、绘画敏感期等

出生后不久到一岁多这一段时间是口腔的敏感期。无论大人如何阻止,孩子总是把手放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大人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认为不干净就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大人要做的就是保证进入入口的东西都比较干净,比较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嘴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依靠嘴巴来探索世界。如果它们成功存活下来,以后就再也不会用嘴咀嚼食物以外的任何东西了。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小学后就无法改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体的习惯,甚至延伸到其他不良行为,例如:吃零食、随地吐痰、说脏话!都与口腔的敏感期没有过好有一定的关系。

与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部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他们喜欢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挖小洞,甚至打人(其实在孩子看来,他们只是在练习手臂肌肉的动作)。与手部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部敏感期。有时两个或三个敏感期常常同时重叠。

两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进入产权意识的敏感期。他们经常说“这是我的”和“那是我的”,并且拒绝与助孕分享任何东西。他手里的东西,就连他们的*也不能要。亲爱的父母,请不要认为你的孩子很自私,你一定要想办法摆脱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一种财产所有权的行使。通过确认物品的归属,我们可以了解他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国外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就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行为,而不是随意给他们贴上标签。

成功度过产权意识敏感期的方法是,当孩子的行为特别明显时,不要对他认真,跟着他走。这个时间大概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就是当其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分享玩具时,提醒他:“孩子给了你玩具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告诉他“你把玩具给了别人。”他们玩得很开心。”你可以就此打住,不要马上强迫你的孩子。重复几次后,让他尝试把玩具给其他孩子。通过练习,他就会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给别人玩了之后,他还想拿回来。与别人分享会让每个人都开心,所以他就会慢慢愿意分享。大多数孩子在三岁左右进入分享阶段。

注1:对于正处于产权意识较强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戏弄孩子,抢孩子手里的东西,让他哭,然后羞辱他“你真小气!”这是肯定不允许的。的行为!

注2:当孩子能够分享时,我们必须接受给予我们的食物。不要说“我逗你呢,我不吃,你吃吧”。这是拒绝孩子的分享,会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无法享受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会变得不愿意分享。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了秩序、完美、固执的敏感期。如果大人掰下一块蛋糕递给孩子,孩子会哭着拒绝接受。大人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是自私的。那是一个完美的敏感期。我们摧毁它。提高孩子的圆圈意识。

每个敏感期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比如五六岁,有崇拜与被崇拜的敏感期、婚姻的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度过,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这些内容家长可以参考孙瑞雪老师。

上一篇: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保护生命?为了避免孩子受伤,应该如何防范危险用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