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娩 > 分娩准备>

宝宝睡觉不踏实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

2024-04-22 05:15:46分娩准备点击:197

宝宝晚上突然用小手小脚乱动,需要抱着才能安然入睡。有时它会哭个不停,让新妈妈不知所措。他们生怕宝宝养成不睡被窝的习惯,就不理睬,任其再次闹腾。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那么,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

宝宝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1、缺钙。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强则髓充,则髓充则骨强。否则,髓就会枯,骨就会枯。因此,肾脏与骨骼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缺钙会导致肾精不足、髓不足。由于宝宝生长发育较快,很多孩子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钙现象。缺钙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代谢,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导致宝宝夜间不安,睡眠困难。 2. 长牙婴儿通常在4 至10 个月大时开始长牙。当每颗乳牙萌出时,宝宝都会感到牙龈不适、烦躁、夜里哭闹、睡眠不安等症状。睡眠时,大多数宝宝会闭上眼睛,无意识地寻找可咬的东西。如果咬到东西,就会撞到牙龈,宝宝就会痛哭,导致睡眠不安。 3、鼻塞:宝宝出现鼻塞,说明宝宝的鼻子被堵住了。一般来说,宝宝越小,鼻粘膜越娇嫩,越容易出现鼻塞。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很多宝宝的鼻道都比较狭窄。此外,他们对外部环境也更加敏感。一点鼻屎或其他情况都可能导致婴儿鼻塞。当宝宝鼻塞时,他醒着时仍然可以张嘴呼吸,但睡着时可能会忘记张嘴。一旦宝宝不张嘴呼吸,鼻子被堵住,突然的呼吸困难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或者宝宝用嘴呼吸可能会导致口干并刺激咽部,从而可能导致醒来和哭闹。 4. 过饱或过饿。大人吃饭都讲究“只吃百分之七饱”,更何况肠胃功能较弱的宝宝。如果宝宝睡前喂奶时吃得过少或过多;或者如果宝宝吃母乳比较匆忙,吞咽时一起吞入了大量的空气,然后又没有及时打嗝排气,就会因为饥饿而感觉身体不舒服或者不舒服,或者肿胀、哭闹。 5、过冷或过热给宝宝盖被子时,很多家长喜欢给宝宝盖厚而紧的被子。其实,宝宝越小,对环境温度越敏感,更容易受冷或受热。如果被子又厚又密,宝宝会感觉很不舒服、烦躁,有的还会踢开被子。踢不开被子的宝宝会因为太热而哭,踢掉被子的宝宝会因为太冷而哭。 6. 憋尿并更换尿布。大多数宝宝在2-3岁时就会有憋尿的意识。 3岁以后,就能独立控制大小便。当宝宝憋尿时,膀胱会变大,宝宝会感到疼痛和不适。他会难以入睡,像煎饼一样翻身并哭泣。尿完后,宝宝会继续安静地睡觉。如果反复憋尿,宝宝就会反复哭闹。另外,尿布湿也会让宝宝不舒服,从而影响睡眠。 7.环境或情绪影响如果宝宝进入陌生的环境;或者宝宝周围的人情绪不稳定,比如沮丧、生气、大喊大叫等;或者父母或照顾者突然离开或改变,都会影响宝宝并使情况变得更糟。宝宝会感到焦虑和没有安全感。这时,宝宝可能会半夜哭醒,变得容易哭闹、闹腾。 8、神经刺激: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如果宝宝睡前玩耍过于兴奋,或者白天受到过多的刺激,宝宝在睡觉时大脑仍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可能会导致睡觉时突然哭闹。嘈杂。总结:

如果家长发现除上述常见情况外,宝宝仍哭闹不止或根据实际情况排除后宝宝有其他不适,应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上一篇:马来西亚做试管比较好的医院排名最新汇总(马来西亚试管需要什么证件)

热门推荐